排從Arequipa出發, 我們參加了一個兩天一夜到世界最深的峽谷Colca Canyon的bus tour (每人 70 soles, 包住宿不包門票), 避開了比較辛苦的登山路線而走輕鬆愉快的巴士泡湯路線. (如果想要真的看到峽谷深度,坐巴士是看不到的, 要走的話可以走8天.)
這是我們的當地人導遊Peter, 他全程都用三種語言做解說 a.西班牙語 b.英語 c.Quechuas(印加語,目前colca canyon中的人仍說著這種語言喔). 雖然全車除了他以外大概沒人聽得懂Quechuas, 但他還是每次都會三種語言輪流翻譯一次喔.
Quechuas是其中一種傳統的語言, 像Titicaca Lake的人則是說另一種語言Aymara.
====== 對抗高山症的仙丹: 大嗑古柯葉 ======
由於進入Colca Canyon之前, 會先繞著火山到達海拔最高有4910m的至高點, 於是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對抗高山症.
他推薦了3種選擇, 一個是嚼古柯葉, 一個是當地SOCOSANI牌子的水, 還有是這個特殊牌子的黑巧克力.
這些都是幫助身體多製造一些氧氣避免高山症的方法, 非常害怕會高山症的我們就三個都買了, 後來事實證明大嚼古柯葉真的好有效喔! 圖中這樣一大包古柯葉是一個人一天的要吃的量喔.
從智利San Pedro到祕魯一路上都有看到的Coca古柯, 因為葉子中含有古柯鹼, 所以可以用來製作毒品古柯鹼的原料.
如果行李裡面不小心放了古柯葉的話到美國大概會被抓起來關吧, 不過在南美這卻是從阿根廷,智利,祕魯都很常見到的推薦對抗高山症的天然秘方喔, 可以買到用來泡茶的, 糖果, 或是直接嚼葉子. (wiki上說葉子中的古柯鹼含量很低只有0.25%~0.77%, 所以大嚼或是喝它的茶是不會有事的)
吃它的方法呢, 就是拿25片葉子以上在手中, 然後剝一塊買時有附上的灰色小東西, 用葉子將它包起來然後開始像吃糖果一樣嚼阿嚼阿,Peter說葉子就要包著這種灰色的看起來像石頭的東西才會整個100%瞬間發揮它的功效, 不要喝水喔,要去吸葉子的汁,嚼至少25分鐘之後再吐掉!
我們帶著非常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一大口的古柯葉放進嘴巴開始嚼, 感覺嘴巴都要燒起來了麻麻的, 灰色的小石頭咬起來是軟的, 有點微微的甜. 實在不太喜歡那味道, 但還是硬著頭皮咬了25分鐘, 後來真的一點高山症的症狀都沒有耶.
在印加文明中古柯葉Coca是上帝的食物意思, 在他們的文化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一環.
====== 火山環繞 ======
Arequipa的北邊有三座火山, 車子繞著火山開一開西邊又有三座火山, 到Colca Canyon時北面又會有三座高聳的火山.
被一座又一座火山圍繞的古代人相信火山是一種神, 也多虧有火山上的雪留下來的水形成鹹水湖, 是他們生活中鹽的重要來源. 在這裡4910m 公尺上眺望著遠方的火山, 可以看到地上有無數被人排成一疊疊的小石堆, 象徵著對火山的敬意, 據說可以堆越高越好喔.
====== 印加高原的寵物: 四大南美羊駝 =====
在智利似乎只有看到Vicuna和llama兩種.
進入祕魯之後, 導遊們紛紛認真地解說著南美四種Camel的品種和差別, 所以在此也來超級比一比囉!
1. Vicuna, 是最貴的也最漂亮的一種, 野生, 目前為保育類動物. 它的毛一公斤大概可以賣到1000美金喔.
辨識它的方法只要看顏色: 全身金色, 白色的胸毛.
野生的Vicuna有個特性就是它的族群中只會有一個雄性, 通常群體中站地特別遠那隻就是雄的, 因為他要負責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Vicuna中的雄性又被叫為puppy, sexy boy. 不過不要看它一附坐享齊人之福的模樣, 老了的雄性Vicuna是會被雌性的群體淘汰, 這時候我們就會看到現象就是一群老的雄性Vicuna自成一群, 有一種老男人聚在一起話當年的感覺.
2. Ganago, 四個種類中身材最高大的, 也是天生的物種, 去動物園看的時候導遊說要小心它喔, 它口水會噴很遠 ^^"
辨識它的方法也是看顏色: 全身金色, 白色的胸毛, 不同的是它臉是黑的. 可惜現在Ganago在祕魯面臨危機, 已經沒有很多了.
3. Alpaca, 在祕魯常常看到它出現在菜單上, 或是做成毛衣毛帽等產品喔, 價錢比Vicuna還有親民許多. 另外有些會特地標著"baby alpaca"的毛衣, 其實它是在alpaca約1.5歲的時候第一次長成所剃下來的毛, 不過其實他已經是個成年了, 只是因為是第一次剃毛最軟所以稱這種為baby alpaca.
不像前面兩類是大自然野生的羊駝, Alpaca和llama都是人類製造出來, 然後只要飼養來食用它的肉或是使用他們的毛髮的喔, 如果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那在這裡alpaca和llama就是南美高地人最好的朋友囉. 已經被人類飼養了1000多年的alpaca要是現在把它放回野生他自己已經活不了了.
辨識的方法, 因為他們每隻顏色都不太一樣, 有個甚至身上會有三種不同顏色. 便是它和草泥馬llama的方法須要看身體囉.
記得其中一個辨識的方法是Alpaca比較害羞, 尾巴是往下的,會把屁屁遮住.
4. llama, 從印加時期就做為駝獸. 它和alpaca都是人類製造出來的寵物囉.
記得其中一個辨識的方法是llama的尾巴是往上的, 可以看見他的屁屁.
不過Alpaca和llama我到現在還是不太會分(心虛中^^"), 就放一下一路上可以看到的當地人趕著或養著的一群llama或alpaca的照片囉
====== CHIVAY =====
開了好久, 終於峽谷的第一個大城CHIVAY映入眼簾
這也是西班牙殖民建立的城市, 目前是Colca canyon中最大的城市. 只是現在這裡多數住著老人和小孩, 年輕人大多都到外面的大城市去了, 而在路上看到的人多數都還穿著他們當地的傳統服飾做日常衣服喔!
今天在colca canyon中看到的人居住的城市多數都是西班牙殖民所留下來了, 最明顯的就是中心會有的教堂, 而教堂都是整個鎮上最高的建築.
那西班牙來之前的Pre-Inca或inca人的遺跡呢? 那些多半深藏在比較不易到達的高地上, 而不像殖民城市都在大片的河谷區, 而且印加時代的有許多因為年代久遠多為廢墟遺址沒法住人了.
吃完飽足的午餐buffe之後, 到附近有個可以泡溫泉的地方, 體驗一下在世界最深的峽谷來泡個溫泉的感覺, 頗舒服的.
晚上我們就住在CHIVAY這個城市中. 晚餐到廣場上來覓食, 發現充滿當地人的攤位, 滿心好奇的嘗試了一串烤Alpaca, 還喝了一杯不知道是什麼的像薑茶一樣的熱茶.
這位和我們聊不少的天的同行德國人是個警察喔, 平常就是會去犯案現場做筆錄, 平常會配槍要抓犯人.
====== 多樣文化的Colca Canyon ======
Colca Canyon歷史上可以分為3個主要的階段:
1. Pre-Inca: 指的是印加Inca來以前的當地文化
2. 15世紀 被印加帝國統治時代
3. 16世紀 西班牙殖民時代
峽谷中滿山遍野的梯田就是Pre-Inca時代就有的農業方式.
(Inca人的家鄉和中心在Cuzco) 後來Inca人來了以後學習了這裡的梯田文化, 回到Cuzco做改良.
在這裡梯田會順著山勢面相不同的地方,而在Cuzco的梯田全部都是面向太陽的喔.
另外這裡的梯田較Cuzco的多,歷史較久遠,而且到今日都還在使用. 而Cuzco那邊的梯田已經受到保護,現在不能用來耕作了.
印加人在15世紀帝國擴張的時代, 印加文化自己也融入到當地的文化中, 所以一樣是印加文化, 在海邊和高原區就差很多囉.
但到了16世紀,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大舉改變此地人民,他們帶進了天主教,改變了當地人的穿著,信仰,文化,習慣和語言(後面再慢慢舉例囉). 雖然在西班牙人"教化"之後被改變了許多, 當地人還是留下了不少傳統衣著服飾,語言文化,到今天還在使用喔, 形成祕魯文化的一大特色!
====== Pre-Inca culture: 懸崖上的墓 ======
懸崖上看到白色一大片石壁, 那就是Pre-Inca人的墓.
在Pre-Inca時代, 只有有錢的家族才能把墓放在這懸崖壁上. 右邊有個紅色的往內挖的洞(只有首領的是往內挖, 其他人的之後看到是被擺在斜坡上), 那是家族之首的洞, 紅色就是代表上帝的顏色.
從紅色往左約30公尺有個45度的斜坡, 斜坡上就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石堆,那就是家族其他人的墓. 那時候的人就是將身體用石頭包起來, 放在那邊
由於當時Pre-Inca人相信, 人死不是結束, 只是到另一個世界, 之後還會再回來. 而蓋在懸崖上是為了更接近他們心中的神, 那時他們相信許多東西都有神, 所有的墓都是朝著北方就是面對著北邊的火山, 也就是他們心中的神. 至於窮人呢? 就會被埋進土裡, 那也是接近神的一種方式, 而接近的是另一個神, 就是mother land(土地)
從墓的擺放就可以看出Pre-Inca和Inca的文化有所不同, 因為在印加文明中(Cuzco), 他們墓是有個窗戶的, 那是為了方便他們在慶典的時候把這些祖先的身體請出來一起參加慶典.
比如說跳舞阿, 吃飯阿, 他們就會把老祖宗的身體放在旁邊跟大家一起同樂或是同桌吃飯喔!!! (聽起來好嚇人啊)
====== 男扮女裝的當地慶典 ======
在廣場上我們看到一群穿著傳統服飾的年輕人繞著教堂前的噴泉在旋轉跳舞.
後來定睛一看發現其中也穿插著幾個男生. 男生和女生一樣穿著裙子, 帶著比較大的點的帽子, 遠遠的真的有點看不出是男生. 究竟為什麼呢???
導遊說這文化其實來自於西班牙殖民時代, 當白人來到這個地方, 白人女子喜歡當地的男性, 而當地的男性也喜歡白人女子. 但是礙於當時仍有門第觀念他們沒辦法互相結婚, 因為白人在當時的社會是統治階層不能跟地下的土著結婚.
於是呢, 男生就穿得跟女生很像,目的是要接近喜歡的女生, 他們穿著裙子, 帶著比較大一點可以遮住臉的帽子, 稍微遠一點看完全就看不出是個男人.
邀約女生一起參加慶典, 然後長達四到五天的festival中呢, 男生找機會把女生偷偷帶到高地去開心了. 所以CHIVAY這個城市的名字就是"good place to make love". 直到今天他們仍保有這樣的習俗, 所以這個colca canyon中有很多才14,15歲的人都已經是孩子的爸媽囉.
====== 殖民前後的不同 ======
在西班牙人來之前, 當地人男人和女人都是長髮也都穿裙子. 在那個年代他們不喜歡戴帽子, 因為他們會想要把長髮和辮子秀出來.
但是西班牙人來了之後, 覺得這樣太詭異了. 於是要男人剪短髮, 穿褲子.
我們現在看到穿傳統服飾的他們幾乎都戴著帽子, 據說是18世紀從歐洲人的流行傳來. 又加上了許多當地人的圖繪和擺飾,形成現在這種特有的風格喔.
====== 看兀鷹 =====
來峽谷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看兀鷹囉, 展翅大約有3~4公尺長的兀鷹, 身體一定很重要飛不容易, 所以他們會透過太陽照射時熱氣上升的氣流, 由峽谷的下方慢慢照著上升的熱氣飛起來. 所以在大太陽的天氣比較容易看到. (為了卡前排看兀鷹, 就坐在懸崖邊覺得腳底有點發軟)
據說八點半到九點半這個太陽將峽谷空氣曬熱升起是最好的時機, 需要一點耐心等待. 今天很幸運, 就在等了一個小時快要離開的時候終於看到了非常雄偉的兀鷹在頭上飛翔. 大家一起透過照片想像一下他飛翔的英姿吧!!
清楚看到白色的脖子和黑色的背部就是成熟的兀鷹.
兀鷹在食物鏈中的最上層, 他們吃各種動物的屍體. 所以他們不喜歡植物生長茂密的夏天, 而喜歡小動物們會因為沒有食物又天寒地凍而死掉的冬天. 幸好他們只吃屍體, 所以我們可以安心地近距離看著兀鷹們非常霸氣的盤旋上升飛在我們頭上.
看完兀鷹我們的旅程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進入祕魯之後感覺旅程變得越來越有趣. 因為他不但有壯麗的自然風光, 還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特色, 祕魯真是個值得令人細細品味的地方, 很喜歡這次兩天一夜的colca canyon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