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離開Titicaca湖, 搭上Inca express慢慢地朝著印加人的首都Cusco前進囉!!
行程速記:
5/21 Puno到Cusco觀光巴士, 含午餐和路上一些古蹟景點停留介紹 (10 hours)
5/22 參加半日City tour (13:30~18:00), 印加舊皇宮Koricancha和附近四個古蹟Saqsayhuaman, Qenqo, Pukapukara, Tambomachay
5/23~24 Sacred Valley + 馬丘比丘 (參加完Sacred Valley tour, 晚上搭火車, 夜宿馬丘比丘的山腳下Aguas Calientes)
5/25 Cusco 市區閒晃
5/26 Moray半日遊 (9:00~14:00), 晚上5pm搭夜車前往Nasca
在景點介紹之前, 先來了解一下印加人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
* 南美三大古文明
在約十萬年前至一萬二千年前之間,地球氣溫曾幾次比現時寒冷很多,兩極擴大了的冰面使海平面降低,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因此變成了陸地。那時居住於今日蒙古一帶的人類,有部分可能為了尋找食物,分批經白令海峽移居至美洲,成為美洲人的祖先。
他們續漸散居在整片美洲大陸上。他們有些跑不遠便定居下來,成為今天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 (Eskimo) 的祖先;有些則跑遠些,成了美、加的土著如印第安人 (American Indian)。到了約一萬七千年前,他們的足跡已到達了南美洲。
其中南美洲的印加,和中美洲的馬雅,阿茲特克, 這三個被並稱為美洲三大古文明.
* 源於高地的印加古文明
在puno往cusco的路上, 一整路都是崎嶇蜿蜒的山路, 兩旁是一座又一座的火山.
記得以前地理老師曾說過, 南美的印加古文明和一般古文明不同, (四大古文明:兩河流域,埃及,印度,中國 都源自於河流平原), 它很獨樹一格選擇了在高地發展, 高地不管是取水或是灌溉都沒有平原那麼方便, 究竟為什麼他們想要選擇在高地呢? 這從小到大心理一直沒解開的疑惑終於在巴士穿梭於群山間之時慢慢有了些領悟, 我開始相信如果我生在古代的南美洲, 也會選擇高地來居住的!!
原來在南美主要有三種地理景色, 很狹長的西岸平原但幾乎是沙漠氣候. 海拔高聳而大片的高地. 還有亞馬遜叢林.
沙漠自然是不適合生存,而叢林應該會有一些瘧疾等疾病,或是猛獸攻擊等危機, 感覺都沒有高地來得容易生存.
想想在高地雖然溫差較大, 空氣較稀薄, 動一動就會很喘, 但是只要身體克服了高山症, 那高地反而沒有叢林那麼多猛獸的攻擊呢!! (我想像在高地因為空氣比較稀薄, 所以豹那些猛獸都沒辦法像在平地那樣拔腿追逐獵物, 他如果快跑的話一定會因為呼吸不到空氣而喘得要命. 在高地既然沒有那些猛獸, 剩下的不就是可愛又溫馴的草尼馬了嗎 ^^)
當然古代的南美洲有許許多多不同部落, 有住在海邊的如有名的Nasca, 也有住在高山的, 更有住在叢林中的. 只是其中發展成有名的印加帝國的印加民族主要住在高地氣候.
* 太陽神的子民
印加帝國主要信仰太陽Inti, 並認為自己是太陽神的後裔. 傳說最早太陽神派了他的一對兒女曼科卡帕克和馬奧克約(到Titicaca lake上)向印加人民教導曆法.律制. 每年6/24是印加帝國最重要的節日 -- 太陽節. 印加人民會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農作物和家畜獻祭給太陽神, 甚至有活人獻祭的遺跡喔!!
* 3個世界
他們相信世界上有3個世界, 一個是天堂(hanan pacha), 一個是人間(kay pacha), 一個是死掉的人存在的地界(ukja pacha).
他們覺得去世的人並沒有死掉, 而是活在ukja pacha地界, 它存在地表之中, 所以他們會將木乃伊彷彿活著一般用坐姿擺放, 戴上許多生前用到的裝飾. 也會一起參加各種慶典.
這個3個世界的概念出現在很多建築和符號上, 比如說印加的三層的十字架!! 還有馬丘比丘上面三個窗戶的神廟!!
* 印加人的世界觀
印加人是多神論, 他們相信許多神: 如圖中有太陽,月亮, 星星, 地球(mother earth), 閃電, 彩虹, 火山. 這些他們都有蓋神廟祭拜!
雖然印加人崇拜太陽, 相信印加國王是太陽的孩子. 不過他們心中最大的神可不是太陽喔. 印加人相信有一個終極的造物者 - Wiraqocha, 就是圖中正上方大大的橢圓形的東西. 太陽只是在這個造物者所創造出的其中一個神(在橢圓的旁邊).
另外, 他們相信凡事都有陰陽兩極互相對稱, 如圖中每個東西都有一左一右(太陽對上月亮). 在馬丘比丘上的祭祀廣場, 房子也蓋有兩邊.
他們也崇拜三種神聖的動物:豹.蛇.兀鷹.
最底層的世界守護者是蛇, 代表著智慧. 中間世界的守護者是豹, 代表著力量. 而最高層的守護者是兀鷹, 代表著視野(vision).
* 梯田
由於住在高地上, 梯田可以說是印加遺跡的一大特色,他們也很發達的梯田農業技術. 從馬丘比丘周邊的梯田, 到Pisqa, 到Moray都有很整齊的梯田. 在這些梯田中, 他們種的不是稻米而是馬鈴薯和玉米, 祕魯人總是很得意地說他們可以有3000種不同的馬鈴薯, 3000種不同的玉米, 和很多很多不同的豆類.
他們的梯田文化發展地非常完善, 最驚奇的就是Moray的環形梯田了, 真的很神奇耶!! 乍看之下很容易以為是外星人的痕跡!!
他是建於15世紀印加帝國用來試驗各種高地,海邊, 叢林等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植物. 從底部到上面每一層梯田會因為它的高度和濕度使溫度約差上0.5度, 透過這方式他們可以在這片小小的區域內梯田的每一層都種出不同品種的植物, 好厲害喔!!
據說他梯田的建構方式從下到上會用大石.小石.礫石.沙.土這樣多層次的方式去蓋, 所以即使在雨季雨水會被多層的土壤吸收進去, 不至於變成一個巨型的游泳池, 而到了乾季水分又會由底部慢慢湧出, 所以是很先進的設計喔.
另外著名的馬丘比丘上, 整個城周圍都順著山勢改建成梯田所包圍, 這些梯田除了有農業種植的功能之外, 也兼具了支撐著整個城市500年還屹立不搖的建築穩固功能呢!
* 驚人的巨石建築
南美三大古文明有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沒有鐵器(有青銅器), 也沒有車輪, 更沒有利用動物拉車等技術. 基於這樣的前提, 印加人卻能夠完美的切割和運送每個都重達幾十甚至幾百噸的巨石, 而且石頭間完美毫無縫隙的接合, 想像他們當時所用的工具, 這些石頭間可是連一個刀片都塞不進去的完美接合呢, 直到今日仍被認為不可思議!! 更別說這裡是每隔幾年就有大地震地方, 巨石建築都沒有被搖壞喔!
* 地震
由於被多座火山圍繞, 地震也很頻繁, 他們的建築都有考慮到必須可以吸收地震喔!!
比如Ollaytambo的太陽神廟中, 在大石頭間有穿插著小石頭
或是Cusco的太陽神廟, 在牆上會留有小窗戶所吸收震動的效果, 而且不管是窗戶或是門都是呈現梯形的(就像在搖晃很大的巴士上, 人需要兩腳踏開呈現梯形狀, 這樣站會比較穩). 這些都是他們在蓋房子時對抗地震的小撇步囉!!!
相較於後來西班牙人來了之後, 在現有的印加建築上加蓋了很多歐式建築, 結果有趣的是經過幾次大地震之後比較晚蓋的西班牙的建築會因為地震而毀壞但是下方的印加建築卻還是穩穩地沒事喔!!!
* 動物形狀的城市
印加人有個很可愛的地方, 就是他們會把城市建成某些神聖動物的形狀.
比如說印加人的首都Cuzco, 就是豹的形狀!
而Sacred valley中重要的城市Ollantaytambo從對面的山看過來就是一隻草泥馬形狀,
還有位於山頂上的馬丘比丘據說是兀鷹的形狀!!!
我真喜歡他們這個特性, 真的好可愛喔!!
* 火山Apu
不像印象中人對火山避之惟恐不急, 印加人對火山充滿了崇敬之意.
比如馬丘比丘上, 村中立著象徵著後面那座火山的石頭以示敬意.
另外Cusco一年會有一度特別慶祝火山的節日喔!!
* 印加古道
印加帝國的版圖可以說是所有美洲古國(包括馬雅和阿茲特克)中最大的一個。為了保持帝國中各個城邦的交流,印加人建設了大量的道路,這些道路穿越了安第斯山脈、熱帶雨林、河流,把各個城邦連接起來,形成龐大的印加路網。
像Cusco到馬丘比丘就有個步行要5天的印加古道, 是南美最熱門的hiking路線之一喔!!